小编整理的毕业即失业的十大专业包括市场营销、英语、哲学、工商管理、历史学、心理学、学前教育、生物工程、建筑学和民族学。这些专业本身并不是没有报考价值,只是结合就业市场情况来看,毕业生找工作比较困难,职业满意度也较低。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进行详细讲解,快来看看吧!
盘点毕业就失业的十大专业
一、市场营销
这门专业在很多人眼里其实已经没什么存在的必要了,因为基本所有专业的毕业生都可以去干市场营销,这门专业根本就不存在专业壁垒。且学生在大学阶段所学的理论知识也很难直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而真正擅长营销的人根本就不需要学习这门专业。企业在招聘相关人才时更注重实践经验,如果没有相关经验,哪怕你是985大学的专业毕业生也不管用。
二、工商管理
这门专业在高校招生时属于比较热门的专业,然而每年那么多的毕业生都能去当管理人才吗?当然不是。工商管理专业也是典型的学而不精,很多领域的知识你都能去涉及,但却只学到了一点皮毛,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且这一行业同样注重从业者的实践经验,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实在不吃香。
三、历史学
历史学专业的学生难就业是比较好理解的,因为该专业的就业方向实在有限,主要就是博物馆、学校、新闻出版机构等,对口工作很难找。学历史学专业的主要就是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基本掌握不到一些实用技能,在就业市场中很难与其他专业的人才竞争。
四、哲学
大家仔细想想,身边是否有什么工作和职业是只有哲学专业人才能胜任的?基本没有。哲学专业本身就注重的是理论研究,主要学习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哲学等,但这些内容对于就业属实没什么帮助。除了一些哲学研究机构、高校、文化机构等单位有少数岗位需求,其他行业基本不需要哲学专业人才。
五、心理学
很多人报考心理学专业应该是想将来成为心理咨询师,对此小编只能说想法很美好,但现实往往是很残酷的。心理学是一个还在发展的基础学科,国内对此方面的应用不是很广泛,工作岗位少、竞争激烈,本科生又缺乏研究能力和实践经验,如果不深造的话,毕业后大概率只能转行了。
六、英语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应用范围实际上是非常广泛的,但为什么英语专业人才不好找工作呢?首先是毕业生规模过大的问题,英语专业属于高考当中的热门专业,报考生不计其数,但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增长并未能与毕业生规模相匹配,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情况。其次便是专业人才技能缺乏的问题,语言只能作为实际工作中用来交流的一种工具,企业不会招收一个只会英语却没掌握其他任何技能的毕业生,而是倾向于招聘具备多元化技能的人才。如果学生能在掌握英语的同时,具备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或教育教学等方面的能力,就业时往往会更加吃香。
七、建筑学
受国家政策调控以及经济下行的影响,建筑行业的发展遭遇了各种挑战,对于传统专业人才的需求在逐渐减少,更多地是需要懂得绿色建筑、智能建筑设计开发的新兴人才。且因建筑工程项目的减少,很多地区的相关行业已经呈现人才饱和的状态,毕业生很难找到工作机会。
八、学前教育
虽然国家近年来放开了生育政策,鼓励民众生育二孩、三孩,还强化了生育服务支持,但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却依旧呈现下降趋势。可想而知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学前教育领域的岗位需求会持续减少,毕业生找工作的难度也会相应提高,且目前多数从业者认为这一行业的薪资水平普遍偏低,职业满意度不高,很难留住高素质专业人才。
九、生物工程
国内的生物工程行业还未发展成熟,市场规模有限,相关的企业数量也不多,对于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较少,毕业生很难找到对口工作。且生物工程本身是一门高深且复杂的学科,本科阶段的学习内容太过浅显,这导致学生在实际就业中难以满足企业职位的需求,不深造的话竞争力太弱。
十、民族学
看到这门专业估计大家都想不到学习这门专业能从事什么工作,实际上民族学专业主要研习的是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就业面确实很窄,大多数人可能会选择考公考编,一般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会需要部分民族学专业人才从事民族文化管理、民族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宗教管理等。体制外的对口岗位着实不多,大概就是文化传媒公司、非营利组织等单位,毕业生的就业难度是比较大的。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