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高考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省份加入新高考的行列,在新高考模式下志愿个数也发生了变化,目前大部分省份采用“院校专业组”作为志愿模式,也就是说一个院校对应一个专业组为一个志愿,但考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某个院校的一个或多个专业组作为志愿,那么问题来了高考到底多少可以报多少学校和多少专业?
高考志愿可以报多少个学校多少个专业
高考各省志愿填报个数存在差异,比如说北京市本科可以报30个志愿,天津市本科则可以报50个志愿,而浙江省更是可以报不超过80个志愿,具体省份应该具体分析,建议广大考生们密切关注所在省份的招生考试机构发布的官方信息,从而获取最准确的志愿数量及设置规则相关信息。下面小编将以部分省份为例子以供大家参考!
以3+3省份的高考志愿设置为例子!
北京市
本科志愿:统考考生可填报30个志愿,每个志愿为“院校专业组+专业(类)”模式。也就是说一个院校和一个专业组为一个志愿,一个专业组包含6个专业和一个“是否服从专业组内调剂”选项
专科普通批:设置20个平行志愿,每个志愿为1所院校1个专业。
天津市
本科批:天津市实行平行志愿,设置 50 个平行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栏中设置 6 个专业志愿和 1 个服从调剂专业志愿。
高职(专科)批:设置20个平行志愿,每个志愿为1所院校1个专业。
浙江省
普通类:天津市实行平行志愿,考生每次可填报不超过80个志愿,每个志愿为“院校专业组+专业(类)”模式,也就是说一所院校和一个专业组为一个志愿。
山东省
山东省实行以“专业(专业类)+学校”为单位的平行志愿模式,1个“专业(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考生每次填报志愿的数量最多不超过96个。第1次志愿填报由普通类一段线上考生填报本科志愿,第2次和第3次志愿填报由普通类二段线上考生(含未被录取的一段线上考生)填报本、专科志愿。
上海市
本科志愿:上海市考生可以填报24个院校专业组志愿。
专科志愿:专科提前批次可以填2个顺序院校志愿,专科普通批次可以填8个平行院校志愿。
以部分3+1+2模式省份高考志愿设置情况为例子!
广东省:本科批志愿数量45个、专科批志愿数量45个
江苏省:本科批志愿数量40个、专科批志愿数量40个
河北省:本科批志愿数量96个、专科批志愿数量96个
福建省:本科批志愿数量40个、专科批志愿数量40个
湖北省:本科批志愿数量45个、专科批志愿数量20个
湖南省:本科批志愿数量45个、专科批志愿数量30个
辽宁省:本科批志愿数量112个、专科批志愿数量60个
重庆:本科批志愿数量96个、专科批志愿数量96个
安徽省:本科批志愿数量45个、专科批志愿数量45个
江西省:本科批志愿数量45个、专科批志愿数量45个
广西:本科批志愿数量40个、专科批志愿数量20个
贵州省:本科批志愿数量96个、专科批志愿数量45个
甘肃省:本科批志愿数量45个、专科批志愿数量45个
吉林省:本科批志愿数量40个、专科批志愿数量40个
黑龙江省:本科批志愿数量40个、专科批志愿数量40个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1、了解志愿填报规则
在志愿填报之前广大学生与家长们应该详细了解志愿填报规则,包括志愿填报个数等等,解这些规则是填报志愿的基础。
2、采取冲稳保策略
平行志愿模式下冲稳保策略能够有效降低滑档的风险,最大程度的提高录取几率。
关于冲一冲还是很好理解的,报的稍高一点,将自己最想要上的学校放在最前面,如果冲上了皆大欢喜,若没有冲上还有后面的志愿保底;
关于稳一稳就是选择一些和自己高考分数差不多的学校专业,这样的选择相对来说更加的稳妥,考生往往有很大几率被录取;
保一保就是选分数低的学校和专业,保证有学校读。保一保相当于买了一份保险,最大程度的降低了滑档退档的风险。
3、准确评估个人成绩和位次
在正式填报之前考生务必要对自己有一个明确清晰的定位,考生应根据模拟考试、往年数据等资料准确评估自己的预估成绩和位次。从而有助于更好地匹配合适的院校和专业。当然了在选择院校和专业时大家需要考到个人的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等。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