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实施新高考改革后,部分省份的志愿填报规则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原先的“院校+专业”调整为“院校专业组”或“专业(类)+学校”的方式。其中有些考生对于新的志愿填报方式尚未进行全面了解,对于专业组代码、专业1专业2这些名词的概念感到疑惑,小编接下来将就此为大家进行解答,快来看看吧!
专业组代码是什么意思,专业1专业2又是什么?
专业组代码主要是采用“院校专业组”志愿填报方式的新高考省份会涉及的概念,因此大家可以先了解一下“专业组”的含义。院校专业组是指某一高校对考生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的组合,设置依据为人才培养需要和不同专业(含专业或大类)的科目要求。
举个例子来说:如某大学设置了3个院校专业组,每个专业组里设置有数量不等的专业。其中专业组(1)限选物理;专业组(2)限选物理+化学;专业组(3)不限选科。
专业组(1) |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科目要求 |
1 | 经济工程 | 物理 |
2 | 精算学 | |
3 | 教育技术学 | |
… | … | |
7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
专业组(2) |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科目要求 |
1 | 航空航天工程 | 物理+化学 |
2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3 | 兵器类 | |
… | … | |
12 | 交通运输 | |
专业组(3) |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科目要求 |
1 | 美术学 | 不限 |
2 | 表演 | |
3 | 汉语言文学 | |
… | … | |
5 | 旅游管理 |
其中专业组后面的(1)、(2)、(3)就是所谓的专业组代码,而专业1专业2指代的是各专业组内各个专业的顺序。专业组是部分高考改革省份本科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的基本单位,因此考生在实际的填报过程中,要按照志愿样表上的院校代号(专业组代号)和专业代号填到志愿栏内,不过各省、各高校规定的专业组代码形式可能会有所差异,考生要事先进行了解,不能错填、漏填,以免影响志愿录取。
如何查询自己专业的专业代码?
高考生在填报志愿前最好先草拟一份志愿填报表,确定自己想要填报的高校及专业志愿,而具体的专业代码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获知:
一是查询各所高校的招生网站。不同院校的各个专业代码都会不一样,考生可以事先登录填报高校的官网,查阅高校发布的“招生简章”、“招生计划”或“专业介绍”等栏目,其中可能会明确标注出各个专业的招生代码。
二是通过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或其他指导书。一般在正式填报志愿前,学校会给每位考生发放一本关于志愿填报的指导书,其中会记录各所高校的重要信息,专业代码也可能会收录其中,考生可以尝试从中获取相关信息。
三是咨询省招办或高校招生办。考生可以电话联系或者在线下去本省(或地方)招生办的工作人员,让其帮忙查询。也可拨打电话联系高校的招生办公室工作人员,针对专业代码进行咨询。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