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5bet中文网站
  • 高考专业
  • 志愿填报
  • 高考政策
  • 大学排名
  • 365体育足球推荐
  • 留学资讯
  • 自考
  • 问答
  • 2024高考怎么查看自己填报的志愿信息?查询途径有哪些?
    时间:2024-04-24 15:39:39 来源:365bet买球游戏 作者:山海

    高考志愿填报结束后很多学生还想查看自己所填报的志愿信息,但又不知道应该如何操作,实际上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好解决的,大家可以登录高考报名网站查询、拨打咨询电话、查看省教育考试院的官方网站等等,总之大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查询。

    2024高考怎么查看自己填报的志愿信息?查询途径有哪些?

    2024高考怎么查看自己填报的志愿信息


    高考志愿填报结束后还能查看自己填报的志愿信息吗,答案是肯定的,且可以查询的途径也比较多,比较推荐的查询方法及途径有登录高考报名网站查询、拨打咨询电话、查看省教育考试院的官方网站、搜索已填写的文件、关注招生办的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具体介绍如下:


    具体查询途径一览


    1、登录高考报名网站查询


    登录高考报名网站查询是一个比较推荐的查询方法之一,通常情况下,考生可以使用报名时使用的账号登录,即可在网站上查看自己填报的志愿信息了。


    2、查看省教育考试院的官方网站


    除此之外,大家还可以通过登录所在省教育考试院的官方网站进行查询 ,通过考生查询功能,输入考生号和身份证号进行查询,即可看到自己的高考志愿填报信息。


    3、电话查询


    如果身边没有电脑,大家可以可以尝试拨打电话进行查询。考生可以拨打所填报学校的招生办公室电话,咨询自己的志愿情况,建议避开高峰期,不然会出现占线的情况,耽误了自己的时间与精力。


    4、关注招生办的官方微信公众号


    部分地区的招生办公室提供微信公众号查询服务,考生可以通过关注公众号来查询自己的志愿情况,所以自己所在省份不支持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查询,那么可以参考本科所推荐的其它查询途径。


    5、搜索已填写的文件


    这个方法适用于记得志愿表的文件名或保存位置的考生,如果考生还记得,那么就可以在电脑或手机上进行搜索,找到并查看该文件。


    6、线下查询


    这个方法也是比较实在的,考生携带身份证到当地招生办,请求工作人员帮助查询。


    高考录取状态有多少情况


    1、正在投档


    该状态说明高考考生的分数达到了自己所填报的院校调档线,考生的电子档案已经被成功投出。但由于院校需要时间来接收考生电子档案,所以显示“正在投档”。


    2、院校在阅


    该状态说明高考考生的电子档案已经成功被投到了自己所报考的某所高校,学校也已经下载了考生的电子档案。但由于学校需要时间审阅每一位考生的基本情况,所以显示“院校在阅”。


    3、预录取


    该状态说明某所院校已经将录取意见传送给高考考生所在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考生此时可以查到被预录取的院校名称和专业。如果经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审核之后同意了高校的意见,此状态会变成“录取”状态。


    不过,该状态并不代表考生一定会被成功录取,高考考生也可能会被退档。


    4、录取


    该状态说明考生已被高校正式录取,确认无误。


    5、预退档


    该状态代表高考考生即将被学校退档。当院校将退档意见送给考生所在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且经审核之后此意见被同意,考生的高考录取状态会变为“自由可投”。


    6、自由可投


    该状态说明高考考生落榜,未被高校录取。一般来说,出现“自由可投”状态可能有两个原因:


    1)考生成绩未达到院校的调档线,未被投进高校;


    2)考生成绩达到院校调档线,已被投进高校,但由于不服从专业调剂等原因被高校退档。


    高考录取结果查询方法有哪些


    1、学校官网查询


    广大考生可以登录自己所报考的院校官网进行查询,比如考生报考的是北京师范大学,那么学生就可以登录该校官网,找到录取查询的字样,而后根据上方要求输入自己的身份信息进行查询。


    2、省(市)教育考试院


    其次考生也可以登录省(市)教育考试院进行查询,考生成功登录自己所在的省份教育考试院或者招生办后,可以在页面上找到“录取查询”一栏,然后输入考生的身份信息进行查询。


    3、电话查询


    如果不方便电脑查询的话,考生也可以通过电话进行查询,这也是比较传统的查询方法之一,考生可根据填报学校的招生办进行电话咨询,而后提供个人的重要身份信息后招生办工作人员会直接告诉你录取情况。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

    相关阅读
    版权所有
    Baidu
    map